洛杉矶华人资讯网5月19日(记者喻书琴)早在1月中下旬疫情在中国蔓延之时,全美的中餐馆生意就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,到了3月,疫情席卷美国,中餐馆更是举步维艰,这漫长而短暂的一年来,有的已经关门大吉,有的依然勉强维系。本网记者拟采访几位不同地段不同特色的餐馆老板,好让读者了解这一年来华人餐饮业一波三折的坎坷历程,也算是为历史存留一份特殊的民间记录。
以下为Rancho Cucamonga地区一家叫川湘园的中餐馆采访故事:
1、11年的老店
Frank Gao1996年来到美国,从寿司师傅做到美式中餐店老板再做到特色中餐馆老板,迄今在这个行业已经有25年了。
Rancho Cucamonga地区华人不多,但其西南方向主干道Baseline宽阔的大马路边有一个特别的商圈,这里华人地产、华人理发、华人餐馆云集。川湘园的广告横幅在其中显得很醒目:“Red Chilli House:周年庆新推出广式点心¥3.99”。
走进店里,所有的椅子都摞起来搁置角落里,寥寥几张大桌子上,摆着密密麻麻的白色餐盒,时不时,有客人从半卷的门帘外大声问道:“老板,樟茶鸭还有吗?帮我打包。”据悉,川湘园的干锅、水煮、小笼包、辣子鸡、樟茶鸭是最受欢迎的。

图:川湘园内外景(来源:本网记者喻书琴摄) 老板健步走出,他尽管已经打过疫苗,但为了让客人放心,还是带着口罩。
“11年前,rancho的大华超市开始建的时候,这个餐馆就有了,当时的名字就叫川湘园。周围的几家中餐馆都是不断换招牌,但川湘园一直没换过。在Rancho已经有11年了。这里的华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个店的。”
“为什么选择在rancho开店?因为这里租金便宜啊,老华人区租金太贵了,开店不合算。我记得4年前跟房东签的约,签了5年,那个时候租金才5000美金,后来每年涨3%,到现在,加上物业管理费,差不多7000美金了。”
“这些年,Rancho这一带的华人慢慢多了起来,所以,疫情之前生意还算不错,那时店里11张小桌子,2张大桌子,能坐70个人,到了周末座位几乎都是满的。”
“那时,我请了七八个师傅,又给师傅们租了个房子,房子一个月的租金,加上水、电、煤气、网络,一共是2600美金;我还买了一个车,是能坐10个人的Van,送师傅们上下班用,加上油钱加上保险,车一个月开支400美金。”
2、进退两难之间
但疫情以出乎意料的速度,令Frank措手不及。
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20年的大年夜,生意很好,光那天营业额就有四五千美金。但到了大年初一,生意突然就掉下来了,而且掉下来一半!我还奇怪这怎么回事?几个员工就告诉我说,武汉那边疫情很严重,朋友圈纷纷在传,千万不要出去吃饭,会感染病毒。我当时还觉得很可笑,武汉隔洛杉矶那么远呢,后来发现,海外华人受国内亲朋好友影响还是很大,大家都担心,都不敢出去吃饭了,然后我们的生意就是一直走下坡路。
“接下来,三四月份,美国这边果真疫情爆发了,我们也赶快把餐馆大门封起来了,不让客人进了,但这门就没关过,基本上还是处在这种半开这种状态,做做外卖而已。而且刚开始的时候,外卖也不好做。 因为大家不敢来堂食,也不敢点外卖。
“去年五六月份真是最艰难的时候,很多小道消息,媒体夸大其词的报道,说什么厨房师傅有病毒,饭菜上有病毒,塑料餐盒上有病毒,送外卖的袋子上有病毒,会感染新冠,传的人心惶惶,恐慌情绪很大。我记得那时候,我们门口冷冷清清,但旁边的大华超市门口,真是人山人海,排队排好长。只有超市在赚钱。“
“客人不来点餐,师傅们也没有什么活干。以前我这里洗碗的一个,面点的一个,抓码的一个,大厨的一个,正炒的一个,副炒的一个;后来,服务生走了,洗碗师傅也走了,再后来,抓码的师傅走了,煮面做点心的师傅走了。一个周五周六做part- time的师傅也走了……8个人只剩下3个人了。”
图:厨房在供应外卖(来源:本网记者喻书琴摄) “那个时候,一天营业额才七八百美金,一直亏本状态,真的很惨!因为正常情况一天要做到一千五六才能维持开支。所以我也很挣扎,甚至想过,要不要停租算了。但停租也不合算,租期是5年,现在房子才刚4年,突然不租了,3个月的押金,大约1万5千美金等于打水飘了,另外餐馆在这种阶段也卖不出去。所以,只能继续等等看吧。“
“美国政府确实对中小餐饮业有补助政策,但华人餐馆要申请餐饮补助很难,它对股份,对招人,对营业额、对实际报税情况都有要求。大部分华人餐馆估计收现金的多,实际税报的少,不容易批……我唯一申请的补助是一个7万美金的政府小额贷款,前13个月免费借贷,13个月后后开始还款,利息是3.75,我贷这个款主要是担心,店里资金断了,师傅不做了,到哪里请人?到哪里找钱?还要留条后路。”
3、送餐平台要抽成30%
不过,即使是最艰难的情况下,Frank在华人教会的扶持下,也做了一些公益活动。
“rancho的圣约教会为了帮助本地有需要的人吃上饭,弄了一个募款活动,还有个叫Alien的弟兄,是做建筑行业的,平时帮别人修东西,修好了不收钱,让对方把钱寄到我店里,这样他们一共凑了将近3000美金。我每天就会在群里问,谁需要订饭,然后就把饭盒准备好,这些有需要的人来取。一天大概订单是20份左右,我们的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。我们餐馆也补贴点小钱。这个奉献箱我现在还留着,当个纪念,没舍得扔。 “
图:奉献箱纪念(来源:本网记者喻书琴摄) “后来,从去年下半年,关于吃外卖会染病毒的传言慢慢少了,大家发现没那么严重,就开始放心点外卖了,我们跟Uber-eat,Door-dash,Postman等平台合作,外卖生意其实是不错的,平时营业额差不多1500美金,周六日营业额差不多快2000美金。但问题是这些平台抽成太高了,太狠了,要抽30%哪!”
“所以我们毛利润非常低,只有5%左右,等于都是替这些送餐平台忙活了,基本是白干了。这些平台之间也会互相竞争,比如让我们来付税,真是更难做生意。”
“其实,有些特色菜并不适合送外卖,要趁热吃。川菜本来是碧绿碧绿的,等外卖员给你送回去,颜色都不一样了,客人还误以为是我们做的没有以前好了。还有个别外卖员偷吃的情况,打包的盒子乱扔乱压的情况,所以我跟很多老顾客说,如果可以,尽量来店里点餐。”
4、原材料价格翻倍涨
从今年3月开始,食材原材料的成本突然飙升。Frank拿出批发公司的供货账本,都是令人震惊的翻倍涨价记录。
“蔬菜,比如四季豆,花菜,油麦菜,以前17美金一箱,现在34美金一箱,涨了一倍;油也涨了一倍,以前20磅的菜籽油20美金,现在要38美金;猪肉没怎么涨,但牛羊肉,尤其羊肉涨的很厉害,只有土豆、鸡蛋没有涨。有点通货膨胀呀。”
“送餐平台抽成这么高,原材料成本这么涨,利润低了很多,但开支还是那么大,我只能开源节流。我先是把Van卖了,师傅们自己都开车上班,这样每个月车的开支省了。后来,我也考虑把房子给退了,给师傅们租的大房子以前住8个人,现在只住三四个人了,还有空房间,不如退租了把钱补贴给师傅。但房东说什么要换马桶、换地板、粉刷墙壁,都得让我们掏钱,要扣3个月押金不说,还要出3000多美金的维修费,最后没谈拢,目前也只能继续租着。”
5、部分厨师改种大麻
Frank说,现在中餐馆虽然在慢慢恢复中,但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,尤其是大厨。
“一个原因是疫情。签证航班都受严格限制,国内的厨师根本进不来,以前。要招个工,上丁胖子职业介绍所那边登个记,不到一会儿功夫,就有好几个应聘的电话打进来,不愁没人来。现在都一年多了,国内的人想来也来不了。这种情况估计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
“还一个原因是改行。疫情让很多行业走下坡路,也让很多行业,比如运输业、物流业发展得很好。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很多以前做餐馆的伙计就改行了,年轻的去跑Uber、做物流、还有去外州的,因为外州消费成本低;年长的有的退休了,有的要回国了,有的去种大麻了。现在大麻行业很挣钱。我认识的一个快餐馆几个厨师全去种大麻了,还有一个餐馆老板朋友也改种大麻了,还让我跟他一起种,我没同意,我是基督徒,不能做这个。”
“前段时间,厨房跟着我好几年的师傅跟我说,他今年年底想回国了,因为妻儿老小都在国内,不能总是这么分着。我有点犯愁,因为厨师很难招到合适的,培养师傅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。”
“特色菜不像快餐,是不可能被量化的。你放多少辣椒,放多少油,放多少盐,放多少淀粉,火候、成色、调料配比,这些都是很大的一种讲究,一门学问,他这要一走,对我是很大损失。再这么下去,我恐怕正宗的川菜、湘菜师傅要慢慢绝迹啦。”
Frank说这话时,脸色有点凄凉。
图:为节省开支,老板也开始打杂(来源:本网记者喻书琴摄)
原创稿件,未获许可不得转载,切勿侵权。